所在位置:  新闻时事  > 部门动态

应急管理局指导荷风苑社区高标准创建全国防震减灾示范社区

时间:2021-01-08 12:21:16 【字体:


为加强社区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建设,提高社区灾害防御管理水平,强化震后自救互救能力,区应急管理局指导荷风苑社区在2014年被评为河北省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的基础上,以《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管理暂行办法》为依据,对标《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标准》,从组织领导、技能训练、教育培训、资金投入、预案演练等多个方面,全方位、大力度、高标准开展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行动,提高社区居民预防、避险、自救、互救能力,全面提升了社区应急管理水平。

创建组织架构,健全机构职能。根据《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管理暂行办法》要求,荷风苑小区专门成立创建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职责,拟定工作计划及《日常宣传方案》,建立健全《地震应急预案》、《应急逃生疏散方案》、《应急自救互救方案》、《震后生活安置方案》等一系列方案制度,并指定专人进行档案归集管理。组织开展了社区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根据社区特点编制社区灾害风险地图,在公示栏进行宣传公示。

召集“三网一员”,强化技能训练。荷风苑社区坚持“地震安全社区人人有责、地震安全社区人人受益”理念,以“社区人”的安全需求为出发点,采取多种形式组建社区志愿者队伍,并根据召集的37名志愿者的特长,按防震减灾工作需要进行分工,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邀请消防救援人员定期指导开展技能训练。组建“三网一员”队伍,召集灾情速报员38名,确保社区遇到震情、灾情、突发事件等能够迅速出动、积极应对。充分发挥社区的各项服务功能,努力提高居民防震减灾意识,确保社区安全、文明、和谐、持续发展。

突出宣传教育,提升避灾技能。2020年以来,荷风苑社区结合区应急管理局开展的安全宣传“五进”工作,以防灾减灾宣传活动为载体,相继开展了“3.14防灾减灾知识讲座”、“5.12防震减灾文化宣传日”、“5.12电梯应急救援演练”、“7.23防震减灾应急演练”等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深入宣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唐山市防震减灾条例》等法规,普及了地震应急知识、消防、防汛等与人民息息相关的防震减灾知识。同时,利用现有公共活动场所橱窗,设置防灾减灾宣传栏,张贴防触电、防高处坠落宣传材料,设置消防安全提示牌等,开展经常性的居民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社区志愿者利用广播、手机短信以及分发传单等形式,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此外,还聘请了东兴医疗服务站的医务人员和红十字会的讲师,现场讲解急救知识并开展医疗急救技能培训。

完善应急预案,组织逃生演练。荷风苑社区制定完善了《荷风苑地震应急预案》、《荷风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荷风苑消防应急逃生预案》等综合灾害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包括组织指挥、灾害隐患排查、灾害预警及信息传递、灾害自救和互救逃生、转移安置、灾情上报等内容的应急演练。通过演练能及时分析总结演练经验和问题,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及时修订、完善社区综合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在防震减灾宣传周期间,由应急、街道、消防大队、区红十字会等部门联合在荷风苑社区开展了地震应急逃生演练活动,150余名社区居民参加了演练,各社区派代表观摩了演练,极大调动了社区居民群众参与防灾减灾的热情,提升居民群众的应急避险能力。演练结束后,经过问询调查,居民们普遍表示希望多举办此类演练,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测评满意度达80%以上。

加大资金投入,规划避难场所。荷风苑社区在区应急管理局、气象局、青年路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多渠道筹措经费10万元,用于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规范要求,重新规划了社区灾害应急避难场所,将临近的占地约3.3万平方米、可容纳2.2万人的区级应急避难场所九河公园设置为应急临时中转区。该场所设置有明确的救助、安置、医疗等功能分区,标有醒目的安全应急标志和指示牌。根据需要储备了必要的应急物资,包括救援工具(如铁锹、担架、灭火器等)、通讯设备(如喇叭、对讲机等)、照明工具(如手电筒、应急灯等)、应急药品和生活类物资(如棉衣被、食品、饮用水等),建立台账和管理制度,明确专人对设备进行维护,保证设备满足应急使用。同时,积极倡导居民个人家庭配备减灾器材和救生工具,如逃生绳、收音机、手电筒、哨子、灭火器、常用药品等,强化应急逃生意识。

中国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