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谱写“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经济新篇章
时间:2021-05-13 09:25:29 【字体:大 中 小】
今年以来,我区坚持以开展“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为总抓手,把转型升级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积极对接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照全省确定的12个重点产业,大力实施延链补链工程,加快培育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着力构建战略布局合理、产业链条完整、创新迭代活跃的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作为全市唯一沿海主城区,我区致力于利用区位优势在唐山实现“三个努力建成”目标进程中“走在前列、当好示范”。坚持“产业向沿海转移、项目向园区聚集”思路,重点推进累计投资52.64亿元的经济开发区临港经济园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可用面积拓展至42平方公里,全面提升项目落地和产业发展承载能力。按照省市打造沿海经济带战略部署,全力推动产业向沿海转移,压茬抓好项目建设,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今年谋划实施亿元以上优质项目100个以上,完成投资200亿元以上。目前,投资32亿元的友发新型建筑器材、投资27亿元的迪信通智能5G产业园等18个计划新开工省市重点项目,已有14个开工建设,开工率达到78%,续建项目全部复工;一季度完成投资7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33.4%。
我区围绕“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产品向高附加值升级”定位,加快培育精品钢铁及深加工、精细化工、精品陶瓷、高端装备制造“四大产业集群”,着力打造全国品种最全、质量最优的带钢生产基地、千万吨精品冷轧及深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精品卫浴和厨卫成套产品供应基地、全国最大防水卷材生产基地、京津冀高端装备制造基地、环渤海地区特种线缆生产基地。目前,“四大产业集群”规上企业达到120家,钢铁中高端产品占比由20%提高到35%,年内下游产业链耗钢量预计突破800万吨,四大集群营业收入和利润分别增长11%和6%,精品钢铁及深加工、高端装备制造两大集群力争率先实现“千亿产值”目标。
在沿着现有产业链深耕细作的基础上,我区深入实施战新产业攻坚突破工程,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打造更为安全、更加健康、更有韧性的产业链。重点抓好惠达卫浴5G科技园、九正药业、天一合农业机器人等一批战新产业项目。积极推进现代物流、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年内计划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8家、限额以上贸易企业28家。目前,全区战新企业达到65家,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21.3%。
我区制定出台科技创新配套政策,引导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鼓励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新效能,全力打造一批在省市甚至国家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创新资源富集、技术布局完备、外溢效应明显、带动作用突出等特征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锚定“京津研发、丰南转化”工作目标,发挥钢铁、陶瓷、特种线缆等重点产业和瑞丰、惠达、华通等龙头企业的牵引优势,今年计划新建市级以上各类研发机构10家以上,规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达到4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