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文化旅游  > 民情民俗

绣缘绘梦 匠心织彩

时间:2023-11-20 09:37:14 【字体:


图片

艺术超越美学,演绎时代与传统的交响。我国的刺绣艺术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不仅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郑爱红,作为其优秀传承人之一,以其精湛的技艺、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用针线勾勒历史与现实的画卷。本期节目我们将带您走近丰南区非遗项目可蜜儿传统手工刺绣及其传承人郑爱红的故事。

图片

走进可蜜儿手工工作室,你会被这里绚丽的色彩世界所吸引。展示柜上摆满了风格多样的刺绣作品,每一针一线都彰显了精湛的手工技艺和文化的灵动气韵。

图片

今年47岁的郑爱红,是这间工作室的主人,她自幼耳濡目染受奶奶的影响,对刺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岁出头的时候,郑爱红经历了下岗失业,这让从小就喜欢刺绣的她决定靠自己的手艺谋取出路。

图片

郑爱红:2000年下岗以后我就借这个机会始终在心里有一颗种子喜欢刺绣手工下岗以后我还是想圆我自己的梦想想让这颗种子发芽成长于是我就到天津去深造了一下回来之后利用家里仅有的积蓄我开始买布料添设备开始一点点的做起来

图片

爱好加上后天的学习让郑爱红有了创业的信心。2000年,她花5000元租了一间店面,购买了刺绣机器,做起了“刺绣、织补”的生意。因为缺乏经验,市场没有打开,一年的时间里没有接下多少活儿,还让她的投资入不敷出。但是失败没有让郑爱红放弃。反倒让她对这门手艺的热爱在逆境中愈发坚定,并立志要将其坚持下去。随后,她把创业平台转移到家里,开始通过与干洗店等店面加强联系和合作的方式逐渐拓展市场。郑爱红细腻的手艺和认真负责的态度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而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的广泛应用也让她有了新的业务拓展平台,不仅是本地顾客,不少外地顾客也通过网络下单和快递邮寄的方式让她织补。

图片

2015年,郑爱红开始尝试自己设计制作。从那时起,在她的世界里,刺绣不仅仅是对艺术的表达,更是历史与现实的精妙结合,普通衣物上的破洞被转化为美丽的艺术品,每个细节的把握和图案设计的选择都彰显了她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审美巧妙融合的非凡才华。

图片

随着技艺的日益精进,她不满足于只是进行刺绣创作,还开始尝试制作布艺手工包。从郑爱红设计的第一款极具民族气息风格的棉麻女包,到现在样包展示柜中风格各异的手工包,每一件作品从设计到打版,到每一个拉链儿、纽扣的使用,她都要斟酌万分。确保每一个包包的品质和实用性。

图片

郑爱红:像这款包我是通过精心的设计打版分两部分完成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咱们的手工刺绣这个小刺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深受顾客的喜爱第二部分就是整个的包型还有选材选辅料包括拉链的顺滑度和面料的质量包括包型的大小都是经过精心设计而成的这款包经过反复的尝试深受顾客的喜爱非常畅销 

图片

郑爱红的作品不仅体现了她个人的艺术追求,也成为了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她设计的作品除了包,还有如意袋、毛衣链、头饰、车挂等等。每款作品的图案她都会有所创新,刺绣手法也分为机绣和手绣,仅手绣就包括立体绣、丝带绣、米粒绣、小草绣等20多种绣法,不同绣法呈现出的是不同的美感和风格。

图片

郑爱红:因为是春节新年新气象所以从鼠年就开始设计一款春节小礼品那是什么呢小红包代表当年属相的小红包一共有两种这个可以装压岁钱给小朋友给老这个是今年兔年设计的两只可爱的大耳朵然后红色特别鲜艳红红火火

图片

眼前这幅《我爱你中国》是郑爱红为迎国庆而创作的,她说:“一针一线,勾勒我们的祖国,这大概就是最骄傲的事了”。作品中国风与传统刺绣的碰撞,让郑爱红颇下了一番功夫,整幅作品运用多种刺绣针法,使得画面视觉感更为丰富,一针一线都抒发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图片

郑爱红的刺绣艺术作品,不仅是她个人情感与智慧的结晶,也是传统与现代的和谐交融。这幅《国色天香之美轮美奂》是她的巅峰之作,整个作品高2.5米,从创作到刺绣完成历时三个月。她把素描、摄影、美学等知识巧妙的融入到传统刺绣工艺中,以细腻的手法和创新的设计,运用色彩斑斓的丝线和平乱转换的针法进行创作,仅仅是孔雀的眼神就用了一千多针,神采逼真、活灵活现。

图片

如今,郑爱红为自己的手工作品标注了 “可蜜儿”品牌,每款作品的定价都会根据其设计与制作所耗费的工时和材料的成本来确定,售价在30元到2000元不等。品牌的标注,不仅代表着高端的手工品质,也象征着对传统刺绣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现代化的诠释。

图片

除了心无旁骛、耕耘坚守的匠心之外,郑爱红还在尝试着转型升级。她努力提升互联网思维,了解网络营销的业态和手法,学习互联网+软文创作,更好地推销宣传自己和产品。郑爱红选择了开起直播,让“粉丝”了解她的制作过程,聊想法、讲故事。她成功地将自己的手工艺品推向了更广阔的市场,赢得了国内外客户的喜爱和认可,甚至远销至澳大利亚等地。郑爱红的创意和技艺超越了地域界限,受到了各地刺绣爱好者的青睐。常常是成品没“出炉”就已经售罄。2021年,郑爱红直播制作的《贺百年华诞》系列作品,表达对党的热爱与感激之情,累计观看人数超过10万人。

图片

民间艺术的守望与传承,离不开一代代手艺人的热爱与坚持,郑爱红的手艺成就了“可蜜儿”这一品牌,每件作品都反映了其设计的独特性和手工制作的精细度。她的作品不仅在多个展览中展出,还多次获得重要奖项,展示了她艺术的价值和社会的认可度。随着业务的发展,她一个月的订单量有时可达近百单。除了专注于个人创作,郑爱红还热心于传承她的手艺,教授学徒,让这门传统手工技艺得以延续。

图片

郑爱红:现在手工作品在咱们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少但是我用自己对手工刺绣的这种热爱和执着一直在坚持我已经坚持了23年了我还想再坚持下去希望更多喜欢手工刺绣的姐妹加入进来把我们一些传统的刺绣的东西融入到我们现代生活当中

图片

每一次指尖针线的穿梭都像是一次与传统文化的对话,从最初的衣物修补到现在的独特设计,郑爱红的“可蜜儿”刺绣,绣出的不单单是日常用品,更是饱含了她对传统刺绣艺术深厚的情感和独特视角的表达。希望这门古老的刺绣技艺能够在郑爱红的手中继续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传统刺绣艺术的魅力和时代价值。



中国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