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农牧专栏 >> 工作动态 详细内容

工作动态

丰南区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来源:丰南区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5-04-16 17:11:17 浏览次数:4 【字体: 

近年来,丰南区以绿色食品认证为核心,以品牌建设为引领,以质量安全为底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自愿、社会参与”的绿色优质农产品发展格局,为我区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创建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六大优势”

(一)环境优势。丰南区属东部季风区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日照充足,雨热同季,全年无霜期平均188天,区域内土壤盐碱黏重,矿化物质高,土地大面积平整连片,机械化作业率近100%。水稻生长期170天左右,灌浆期昼夜温差大,采用天然无污染陡河水灌溉,具有得天独厚优质食味米生产的自然条件、土壤条件和规模化生产条件,是有名的“胭脂稻产区”“唐山大米之乡”“稻蟹混养之乡”。

(二)产业优势。全区水稻常年种植面积在13万亩左右,主要集中在西葛、柳树瞿阝、大新庄等乡镇,稻谷年产量达8万吨,年产大米6万吨,有13家大米加工厂。大米类产品认证主体达10家,认证水稻种植面积14154亩。

(三)科技优势。依托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创建,与河北农科院、河北农业大学共建“绿色农业产学研基地”,推广水肥一体化、生物防治等绿色技术12项,建成省市级智慧农业示范基地2个,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精品基地3个,实现环境监测、智能灌溉、病虫害预警数字化管理。

(四)品牌优势。拥有“胭脂稻”“丰源香”“壹谷粒”等十几个品牌,其中“丰南大米”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河北省区域公用品牌,主导产业竞争力和效益较县域平均水平具有明显的优势。全区累计培育绿色食品认证主体25家(其中大米主体10家),认证绿色农产品41个,认证主体数量居全省第一;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丰南胭脂稻、黑沿子毛蚶),注册地理标志商标2件(丰南西红柿、丰南大米),丰南西瓜、丰南油桃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文清蟹田大米”“黑沿子蟹田米”入选全国首批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五)主体优势。截止到2024年,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0个,培育省级以上示范合作社15家、家庭农场20家,推动小农户与绿色生产有机衔接。我区鸿丰米业、丰源香粮油、壹谷粒农业等生产主体通过绿色认证后,带动周边50余户农民发展标准化种植,亩均效益提高20%以上。

(六)机制优势。实行“奖补+服务”双轮驱动,财政奖补精准发力,对首次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主体和续展认证的主体给予一次性奖励,新认证主体补贴2万元,续展认证主体补贴1万元,2020年以来累计发放奖补资金60余万元。建立“一企一策”指导机制,从基地环境、申报材料到现场检查全程跟踪服务,实现认证周期缩短20%

二、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工作进展

(一)积极谋划制定创建方案。我区今年拟申报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9.4万亩。35日区长办公会议审核通过了《唐山市丰南区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工作方案》;317日区政府正式印发了该方案,明确了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职责。

(二)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做好前期工作。320日生态环境分局出具了创建基地环保现状证明;45日四个创建乡镇提供了标准化生产基地各村情况表及乡镇基地分户汇总表;47日我局绘制了基地分布图。按照我区水稻种植环境和特点编制了《唐山市丰南区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标准合集》,收集了24个生产标准,涵盖了环境、农药、肥料、种子、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加工技术、储藏运输等全产业链生产标准,准备印发给农户。

(三)区财政资金给予保障。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8万元,用于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所需的标识牌、生产管理档案、制作基地图等费用。

下一步我区将按照创建要求做好各项工作,保证如期完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创建任务。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