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农牧专栏 >> 实用技术 >> 果蔬 详细内容

果蔬

丰南区冬季设施蔬菜防灾减灾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来源:丰南区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5-01-17 15:55:45 浏览次数:4 【字体: 

春节临近,气温持续偏高未出现雨雪冰冻等灾害性天气,对我市冬季设施蔬菜生产产量品质有较好的影响,但天干物燥,防火是当前管理的重要内容,为提前应对和主动防范,防止降雪、阴天等恶劣气候条件,加强用火用电及设施设备安全,提出防灾减灾生 产技术指导意见。

、强化风险隐患排查,确保用火用电及设施设备安全

(一)强化火灾隐患排查,确保棚室生产安全。及时清理棚 室内部及周边易燃可燃物,严禁在设施区域焚烧杂草杂物、燃放 烟花爆竹及乱倒明火物。规模以上设施区域应设置消防通道,配 备一定数量灭火器和消防设施设备。

(二)强化设备隐患排查,确保农业用电安全积极对接电 力管理部门,对棚内供电线路、开关、插座、照明取暖等设备及 漏电保护装置进行排查,严禁私拉乱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室 外卷帘机、卷膜机等电动机械应采取防雨防潮措施;热风炉、暖 风机、大功率白炽灯、地热线等临时加温设备要规范使用,并加强日常巡护管理,尤其是夜间巡护;增温燃料块应急补温时,禁止明火作业并设置专人看护。

二、防范持续低温寡照天气技术措施

 

(一)选用抗逆品种,培育壮苗。选择耐低温弱光、坐果能 力强、抗病的蔬菜品种;采用集约化生物基质育苗,培育壮苗。 育苗期间采用百功清或甲基硫菌灵等杀菌剂交替使用,每隔 10-15天喷施1次,防治苗期猝倒病、立枯病、疫病等病害,避免徒长苗、高脚苗、带病苗定植入棚。

(二)加强保温蓄热,提高地温。在入口处安置防风屏障, 设施内进行加盖二道幕、小拱棚等多层覆盖,加强保温蓄热。蔬 菜行间可撒施草木灰、麦糠,或覆盖秸秆、稻草等,以提高地温, 减轻低温高湿危害。有条件的可用加热设备进行增温,确保茄果 类蔬菜棚室夜间最低温度在8℃以上,叶菜类蔬菜棚室夜间最低温 度在5℃以上。

(三)适时人工补光,增加光照。棚室内安装补光灯,补光 灯悬挂在距地面1.5-2米的高度,间隔4米,低温寡照时每日补 光4-8小时。无补光条件的,通过早揭晚盖保温覆盖物、及时整 枝吊蔓减少植株间遮挡、适时通风减少棚膜表面水珠、在温室北 墙张挂反光膜等措施增加棚室内光照效率或时长。

(四)加强生产管理,控水控氮。低温寡照天气下,适当减 少浇水追肥。如果蔬菜出现缺水萎蔫,应选择在晴天时进行膜下 滴灌或膜下浇小水,并随水追肥,追肥以多元复合肥为主,避免 偏施氮肥。也可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芸苔素内酯S-诱抗素、复硝酚钠等抗冷诱导剂, 提高植株抗性。

 

(五)及时通风降湿,防控病虫。科学调控空气湿度,及时 通风,减少整枝等田间农事操作。尽量安排在晴天中午通风,及 时摘除病叶、老叶、黄叶,改善植株间通风透光条件,防止伤口 感染病菌,预防病虫害发生。

三、防范雨雪冰冻天气技术措施

(一)检修加固设施,防风雪损毁。密切关注冬季大风、降 雪等天气变化,及早做好应对准备。对棚室墙体、屋面、钢架、 立柱、薄膜等进行检查、修缮和加固;大风来临时及时用压膜线 加固棚膜,同时密闭通风口;雨雪冰冻来临前可利用废旧薄膜进 行保温被或草苫防湿防冰冻处理;降雪后,及时清扫积雪,注意 大雪时应边降雪边清除,加强夜间除雪,避免压塌骨架。棚顶积 雪无法及时清除存在棚室坍塌风险时,应及时破膜保棚。

(二)加强保温增温,预防寒害冻害。雨雪后持续低温时, 采用技术措施保温增温,防止寒害冻害发生。

(三)提高植株抗性,防控病害。雨雪冰冻灾害来临前,叶 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0.3%硝酸钙和1%葡萄糖混合液,或者  0.5%氯化钙混合1%葡萄糖液(0.01%芸苔素内酯2000-3000倍液 或1%白砂糖水溶液),增强植株抗性。也可采用“壅土护根” 方法,以提高地温、提供营养。雨雪冰冻灾害期间,可选用烟剂、微粉剂防治低温高湿病害。灾害过后,及时清除田间死株、病株及受冻植株,喷洒1次多菌灵、百菌清等低毒低残留广 谱性杀菌剂,强化病害预防。

(四)适时揭被透光,避免萎蔫。天气转晴后,适时逐步渐 进式揭开保温被,防止突然见光导致蔬菜叶片急性萎蔫。若发生 叶片萎蔫应立即盖上,等恢复后再揭开,反复数次直到植株不再 萎蔫后再转入正常揭盖管理。蔬菜萎蔫可喷施清水或1%的海藻酸溶液。晴天中午及时通小风以消雾透光换气,时间不超过20 分钟,排除棚内有害气体,降低棚室湿度。

(五)做好抢收抢播,降低损失。灾害来临前,抓紧抢收成 熟蔬菜,尽早采摘上市,降低植株负担,保持健壮植株,提高抗  逆能力。灾害发生后,及早采收具有商品性的蔬菜,减少损失。 对严重受冻的蔬菜,在天晴时抓紧翻犁,待气温回暖后改种小白 菜、生菜、芥菜、菠菜、茼蒿等速生类蔬菜。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