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技中心印发大豆促壮株、强群体、催鼓粒 肥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来源:丰南区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3-11-16 17:29:44
浏览次数:
次【字体: 】
今年春播以来,华北、西南等地出现高温干旱、局部暴雨洪涝,加之部分大豆播种密度偏高,导致长势弱、茎杆偏软,存在后期脱肥、倒伏减产的风险。为强化田间管理和防灾减灾,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同农业农村部科学施肥专家指导组制定大豆促壮株、强群体、催鼓粒肥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一、追肥促壮株
针对长势较弱、茎杆偏软田块,适量补充氮肥磷肥、增施钾肥,补充中微量元素,促进大豆生长,增强茎杆强度。结合中耕进行追肥,每亩施用磷酸二铵3—4公斤、硫酸钾1—2公斤或高钾复合肥2—3公斤。也可喷施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中微量元素水溶肥料1—2次。
二、控旺强群体
部分田块由于播种较晚或品种原因,刚进入初花期,遇高温降水易出现旺长,应及时采取化学控旺。每亩喷施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10—20g,可采用无人机喷施,控制植株高度,构建强壮群体,防止后期倒伏。
三、排水防倒伏
当前正值雨季,对易出现渍涝的田块,要及时采取开沟和机械排水等措施排除田间积水和耕层滞水。排水后可叶面喷施0.5%—1%的尿素溶液和0.2%磷酸二氢钾溶液,促进根系和植株恢复生长。对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根系恢复生长后及时追施肥,增加养分供应。轻度倒伏植株可人工扶起,两行对扶,培土施肥。严重倒伏时不宜人工扶起,以免植株折断。
- 上一篇: 低碳农业潜力巨大
- 下一篇: 碧护生态综合技术开发及应用”科技成果通过专家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