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南区2022年冬小麦春季管理意见
丰南区2022年冬小麦春季管理意见
由于去年秋季降雨造成土壤湿度大,小麦播种持续时间长,且整地质量参差不齐,造成苗情比较复杂。针对今年我区总体苗情复杂的实际情况,要突出“分区分类、因地因苗,促控结合、促弱转壮,防灾减灾、科学肥水”的技术主线。重点要抓好以下几点:
一、因苗分类管理
(一)冬前2蘖以上麦田,在起身中后期开始两极分化,大蘖快速生长,小蘖开始死亡,麦脚逐渐利落。此类麦田可适当推迟春季管理。拔节期穗分化开始是最佳施肥水管理期,可亩灌水40方,追施纯氮8-10公斤。在抽穗开花期进行春季第二次灌水。5月下旬如麦田相对含水量降至70%以下,可灌春季第三水,有利于增加粒重。
(二)冬前小麦主茎为3叶1心到4叶1心麦田,返青后快速生长春季分藥和次生根。此类麦田春季管理应突出“早”,在起身初期以“促”为重点,应抓住早春晴好天气,镇压锄划相结合,先压后锄,弥合裂隙,沉实土壤,增温保墒。配合喷施叶面抗旱保水剂,提高植物抗旱能力。第一次肥水管理在起身末期进行,亩施纯氮8公斤左右,亩灌水40方。抽穗开花期灌第二水。
(三)小麦单株无藥,主茎最多为3叶,或2叶1心、1叶1心和1叶,每亩播量在20公斤以上的麦田,管理以“早管理、促返青、壮个体”为重点,争取壮株大穗。具体管理技术包括:
1.顶凌耙麦促进返青:有机械化作业能力的农场和种粮大户,在土壤表面2厘米化开,但下面还有冻土时,顺麦垄进行耙地,可促进小麦提早4-5天返青。无机械条件的可进行人工锄划中耕。
2.中耕镇压增温提墒:麦田土壤化通后,可用镇压器压麦,起到提墒作用。表墒提升以后,再进行机械或人工锄划保墒。
3.返青喷灌增加表墒:返青后表层干土较厚时,有喷灌设备的麦田,可设定喷水量10-15毫米(每亩6.6-10方)喷灌,不可用畦灌方式灌水。无喷灌条件的可通过镇压提墒,消减干土层。
4.适时开展肥水管理:根据墒情,在小麦长出次生根时至拔节期,每亩追施纯氮8公斤左右、浇水40方。
(四)对于冬前未能出苗的“土里捂”,若早春尚未出苗,可通过浅中耕,提高地温,促苗早出。三叶期后若有缺水现象,可压麦提墒。有喷灌设备的可喷水10-15毫米(每亩6.6-10方)。拔节期前后每亩追施纯氮8公斤左右并浇水40方。抽穗期开花期浇第二水,随水追施纯氮每亩5公斤左右,主攻增粒数和粒重。
二、防御春季低温冻害
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预防冻害。对小麦拔节前的低温寒潮,在降温之前采取镇压、喷施抗寒调节剂等措施踏实土壤、提墒保墒,提高抗冻能力。拔节后如有强冷空气,可提前灌水,调节田间小气候,减小地面温度降低幅度。一旦发生冻害,要及时进行叶面喷肥、中耕和追施速效肥,促进小麦尽快恢复生长。
三、防控病虫草害
对于根部病害发病重的麦田,及时采用茎基喷施杀菌剂,早防早治;冬前没有来得及杂草秋治的地块,小麦返青后针对杂草发生具体情况,及时采取化学除治、中耕除草、人工拔除等有效措施,防控杂草蔓延危害。应注意杂草防治与防病用药间隔开一周,严格按照除草剂使用要求除草;小麦抽穗前,结合天气预报和病虫害发生预测,开展一喷多防工作。
- 上一篇: 番茄黑斑病的防治方法
- 下一篇: 春季露地西葫芦如何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