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南区2022年冬小麦播种意见
“秋分”将至,冬小麦秋种即将展开。针对今年小麦秋种生产形势,要牢固树立“七分种、三分管”的思想,强化适期、适墒、适量、适深“四适”播种,力争一播保全苗,培育冬前壮苗,确保安全越冬,夯实明年夏粮丰收基础。 为此,特提出今年的小麦播种意见如下:
一、科学选择良种
根据当地土壤、地力、产量水平和病虫害等情况,以高产、多抗为主导,以优质专用为重点,科学选择主导品种。今年我区主推品种为河农6426、轮选266、济麦22等。
二、强化播前准备
(一)及时腾茬。应在前茬玉米适当晚收的基础上尽早腾茬,确保小麦适期播种。
(二)种子处理。针对小麦纹枯病、全蚀病、茎基腐病、根腐病、条锈病等病害和蚜虫、地下害虫等虫害,大力推广药剂拌种和种子包衣技术,最大限度减少“白籽”下地比例。多种病虫混合重发区可选择杀菌剂和杀虫剂混用配方进行混合拌种,实现“一拌多效”。
(三)增施有机肥。各地要在秸秆还田基础上,耕整地前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耕层有机质含量。
三、提高耕整质量
(一)深耕深松。扩大机械深耕深松面积,力争连续旋耕2—3年的麦田深耕或深松一次,耕深要达到25厘米以上;对旋耕整地麦田,必须旋耕两遍后镇压耙实,旋耕深度要达到15厘米以上。
(二)秸秆还田。秸秆还田要做到“切碎、撒匀、深埋、压实”,草土混匀。 秸杆处理要做到前茬收获后带绿秸杆及时粉碎,粉碎长度小于5厘米,粉碎的秸杆要均匀地铺覆地面。
(三)适墒镇压。强化镇压作业,避免出现旋耕不实造成的播种过深、透风跑墒、易旱易冻等弊端,提高整地质量。各类麦田都要根据土壤墒情做到镇压耙实、踏实土壤,特别是秸秆还田地块,压碎坷垃,弥补土壤缝隙。墒情适宜时可在播种前后镇压,土壤过湿时应推迟镇压时间。
四、提高播种质量
(一)适期播种。小麦从播种至越冬开始0℃以上积温以550—650℃为宜,根据品种类型、墒情、天气等因地制宜确定适宜播期。为培育冬前壮苗和安全越冬,我区冬小麦适宜播期为10月1日~5日。
(二)适墒播种。小麦播种时耕层的适宜墒情为土壤相对含水量70%—75%。若墒情适宜,可直接整地播种;若墒情不足,要提前造墒或播后浇水,确保一播全苗。
(三)适量播种。要因地、因种、因播期而异,分类确定播量。适时播种的麦田每亩基本苗控制在20万—25万,晚播麦田应适当增加播量,做到播期播量相结合。
(四)适深播种。坚持“适墒适当浅播、缺墒适当深播”的原则,防止播种过深或露籽。适墒条件下,小麦播种可略深,一般3—5厘米。
(五)精匀播种。在高质量整地前提下,大力推广精量半精量播种、宽幅条播、多程序复式作业、种肥同播、免耕带旋等高质量机械化播种技术,做到行距一致、播量准确、种子分布均匀,实现一播保苗全、苗匀、苗齐、苗壮。
(六)播后镇压。小麦播后镇压是抗旱、防冻和提高出苗质量、培育冬前壮苗的重要措施。对秸秆还田未耙实麦田以及播时未镇压麦田,可在播后墒情适宜时及时进行镇压。
唐山市丰南区农业农村局
2022年9月20日
- 上一篇: 农药混用次序
- 下一篇: 全力以赴抗高温战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