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农牧专栏 >> 通知公告 >> 公示公告 详细内容

公示公告

唐山市丰南区2023年农村厕所提升工程工作方案

来源:丰南区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3-03-17 16:16:52 浏览次数:4 【字体: 

人居办   2023年  号 关于印发丰南区2023年农村厕所改造提升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3.6_页面_1.jpg

唐山市丰南区2023年农村厕所提升工程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系列安排部署,扎实推进我区农村改厕工作高质量发展,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持续推进民生工程工作要求,结合近年我区农村改厕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农村改厕工作安排部署,按照“整顿、完善、巩固、提高”总基调,以农民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整改提升农村卫生厕所管护水平为重点,持续开展厕所提升行动,健全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建设。对技术模式类问题厕所进行维修整改,对标准不高、易出问题的厕所进行巩固提升;健全农村厕所设备维修、粪污清掏、粪污无害化处理利用、公厕管护、运行监管“五项机制”,确保实现全区农村厕所管理维护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无害化、长效化、常态化,不断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二、目标任务

2023年,继续推进农村厕所改造工作,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有迫切需求的,新建农村户厕做到应改尽改。继续深入开展农村问题厕所整改提升,对纳入“十四五”整改计划的75座模式类问题厕所进行改造,继续在黑沿子镇推广浇筑一体三格式化粪池;计划对全区2425座厕室简陋、低标准户厕进行完善提升。推进“五项机制”有关制度、政策措施、操作标准建设,形成一套较为完整成熟的农村厕所长效管护制度体系,计划新建1座容积100立方米以上的粪污处理站或储存罐,计划新增抽粪车74辆。

三、奖补标准

保持政策延续性,对新建户厕按照800/座的标准给予奖补,其中上级资金500元、区级资金300元。针对厕室简陋、低标准的厕所改造提升后每座补贴300-500元,全部使用上级奖补资金。推广浇筑一体三格式化粪池75座,按照1000/座标准给予奖补;水位较高地区适当提高奖补标准,最高不超过1500/座。对2022年新建的9座农村公厕,每座追加奖补1万元。

四、完成标准

严格落实国家《农村户厕建设技术要求》(国卫办规划函〔2019667号)和《河北省农村厕所革命技术指导手册》《关于建立健全农村厕所管护“五项机制”的指导意见》(冀农居办〔202220号)《关于做好农村厕所长效管护监管平台建设工作的通知》等规范要求,确保已排查出的问题厕所全部清零,低标准厕所提档升级;农村厕所设备维修、粪污清掏、粪污无害化处理利用、公厕管护、运行监管“五项机制”体系健全、运行高效、保障有力。

五、重点任务

(一)加强长效管护机制建设一是完善设施配备。设施配建要充分论证必要性和可行性,杜绝盲目建设和过度建设,避免造成浪费,结合实际情况,区级建设1个农村厕具维修中心,每个乡镇或者按片区布局1个农村厕具维修站;每1500户至少配备1辆抽粪车,以覆盖半径5公里(覆盖人口3万左右)。二是抓好运维管护。积极推广“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农村厕所维护运行模式,引入第三方公司负责运维工作,建立持续稳定的专业化、市场化农村厕所管护服务队伍。三是提升管护服务。建立以乡镇为单位的维修、抽粪、举报“三个电话”,并在村庄显著位置公开;以二维码、手机用户端等方式提供报修、报抽和监督举报服务,确保厕所坏了有人修、粪污满了有人掏、维护服务有人管。

(二)抓好模式类问题厕所整改对地下水位过高的沿海乡镇改厕技术模式问题,坚持因地制宜、反复研究论证,及时总结研究成果,为后续同类地区推进改厕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对列入整改计划的75座模式类问题户厕,分类实施整改并确保整改效果。

(三)推进低标准农村厕所完善提升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分类施策的原则,严格按照《农村户厕建设技术要求》(国卫办规划函〔2019〕667)标准,有力有序推进农村厕所改造提升。对建设标准较低、年代久远、易出问题和农户自建略加提升即可达标的2425座户厕,进行完善提升。

(四)稳步开展农村户厕新建各地要按照“自愿建设、按需布局”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在经济较好、模式适宜的重点地区,依据群众实际需求,合理确定新建厕所任务;充分发动群众参与,严格产品质量、施工建设、监督检验、竣工验收全过程管理,确保建一座、成一座、用一座。制定完善验收标准和办法,将运行、使用效果和群众满意度等纳入验收指标,在乡镇、村自验的基础上,区级聘请第三方公司进行复查核验。

(五)开展技术服务指导严格落实技术规范,层层组织技术培训和相关维护人员培训,培养技术和业务上的“明白人”。建立健全各级农村厕所革命技术支撑服务体系,完善政策和技术培训制度,通过线上互动、线下指导等方式,指导基层工作人员和施工队伍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规范开展农村改厕工作。加强农村改厕标准体系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干部群众、施工企业的规范化、标准化意识,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和农民主体作用,加强自我维护。

六、工作安排

(一)安排部署(3月底前)区级制定印发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合理安排进度,同步筹措资金。各乡镇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年度具体工作方案,把新建和低标准厕所完善提升资金纳入预算安排,做好项目招投标等前期准备工作。

(二)施工建设(4-10月)组织开展集中施工,加强技术指导,强化督导检查,推进模式类问题厕所整改、低标准厕所完善提升;推进“五项机制”有关制度、政策措施、操作标准建设,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农村厕所长效管护制度体系。

(三)验收评估(11-12月底前)在乡镇、村自验的基础上,区级聘请第三方公司进行复查核验。并根据考核验收情况查漏补缺、限时整改,确保圆满完成年度改厕任务。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农村厕所提升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好工作协调、组织推动、项目安排、资金筹集、推进实施、运行管护等工作。各乡镇政府既是农村改厕的责任主体,也是长效管护机制建设运行的责任主体,要严格落实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制,健全专项组织推进机制,与农村问题厕所排查整改工作一体谋划设计、一体组织推动、一体督导落实。

(二)压实主体责任区级政府对长效管护机制建设负总责,负责建立监管平台、组建监管队伍、落实管护经费、明确管护制度、加强人员培训、组织考核奖惩等工作。乡镇级政府承担管护属地责任,主要负责明确管护主体、监督责任落实、保障管理管护设施正常运行等工作。村级组织负责全面管护辖区内改厕设施,建立日常巡查制度,规范巡查维修档案。区农业农村部门牵头制定管护政策,指导、监督和评估管护工作。

(三)用好信息技术要以监管信息化促进管护规范化,整合农村改厕信息平台、农村厕所管护监管中心、农村问题厕所监督举报系统等终端平台,探索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实时监测“五项机制”运行状况,及时更新年度改厕信息,实施动态管理。以“一张图”“一张网”“一个平台”为基础,构建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的数字管理体系,增强监管能力,提高管护效能。

(四)强化资金保障。按照“政府适度补贴、企业微利运营、农户适当付费”的原则,建立“五项机制”经费保障机制。新建厕所由各乡镇列支资金保障。区级将农村厕所巩固提升和管护运维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依据农村改厕工作情况,明确投入标准,实行专款专用。可按规定通过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改厕与长效管护项目建设和运营管护。

(五)严格监督考评区人居办负责组织开展农村模式类问题厕所整改、低标准厕所完善提升和长效管护机制建设年度考评,考评结果作为下一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对人员、经费和责任落实较好、工作成效显著的地方,予以通报表扬;对逾期任务未完成或建设质量不达标、作风不实、弄虚作假的,严肃追责问责。各乡镇也要将农村改厕相关工作纳入对乡镇班子工作考评内容,对乡镇班子进行业绩考核。

 

附件:2023年丰南区农村厕所改造提升工程任务分解表.pdf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