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农牧专栏 >> 通知公告 >> 公示公告 详细内容

公示公告

关于丰南区奶牛养殖业形式分析汇报

来源:丰南区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3-08-16 11:37:37 浏览次数:4 【字体: 

目前中国奶业面临着严重困难,集中表现在需求萎缩、消费降级、价格低迷,同时成本高企。丰南区农业农村局对全区牛奶生产及加工企业现状进行梳理,重点分析面临的突出困难问题,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一、奶牛养殖发展现状

目前我奶牛养殖规模化发展趋势较为明显,但奶牛存栏量和牛奶产量下降幅度明显,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存在着较强的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面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环保约束”等挑战。在规模化奶牛养殖进程中,高污染、高成本以及产业配套设施等方面均制约着规模化奶牛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截至2023年7月,全区奶牛存栏达到2.23万头,牛奶产量5.11吨。现有规模奶牛场15家,其中300-500头的规模奶牛场1个,500-1000头的规模奶牛场6个,1000-3000头的规模奶牛场8个,奶牛养殖规模化率100%。

二、目前奶业形势分析

受目前经济形势影响,奶业产销秩序遭受冲击,生产面临困难和挑战。一是市场需求难释放,今年以来乳品销售量价齐降,出现旺季不旺。商超乳品销量同比下降,奶企的销售额下滑,同时受产品保质期的限制,企业为快速减少积压,盘活资金,不得不以买赠、打折等形式开展促销,刺激消费市场,乳制品价格间接下降。二是乳品企业产能受限,喷粉承压。部分生产线停工,整个乳业的产能缩减。为保障产业链最低限的运转,很多加工企业采取喷粉转存原奶,企业负重承压。三是养殖企业成本销售双层挤压,夹缝求生存。生鲜乳需求下降,收购价格持续走低,据近期我局对部分奶牛场走访调研数据可知,鲜奶价格从每千克3.8元左右降至3.2-3.5元区间,生鲜乳收购价平均每千克下降0.3至0.6元不等,个别小型奶牛场价格低至2.6元,同时饲料成本上涨5%左右,淘汰牛及小公牛价格严重走低,甚至无法售出,资金回流受阻,中小奶牛场的生存空间进一步缩小。

、生鲜乳生产收购情况

到2022年7月底,全区奶牛存栏达到2.23万头,日产鲜奶130吨,奶牛单产达到8.5吨。我区现有生鲜乳收购站14家,交奶去向为唐山蒙牛6家,滦州伊利6家,唐山鸿兴泰1家,江苏凯舜1家。近年来我区奶牛养殖与全国的养殖形势一样都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近几年乳品进口量明显增加和国内消费市场疲软,在国际乳制品价格持续走低和国内奶业竞争力整体不足的背景下,各类乳制品进口量快速增长。另一个原因是乳企与奶牛场不是平等合作关系,奶牛场明显处于劣势,没有定价权,甚至没有话语权,而且近几年各大乳企自办奶牛场的规模不断扩大,挤压了社会办奶牛场的生存空间,奶源紧张时大量收购社会鲜奶,奶源过剩时只保证自办奶牛场的鲜奶收购,对社会办奶牛场压级压价甚至拒收。

 

、存在问题

)资金短缺的问题突出。奶牛场的资金主要以自筹为主,政府给与适当扶持。近年来,虽然各级各部门制定了很多政策,对部分奶牛场给予资金扶持、贷款优惠等,给奶业发展带来了实惠。但由于奶牛场普遍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银行贷款的难度很大。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贷款情况看,尽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由此可见,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抵押担保。但金融部门对此却多有疑虑,因抵押担保后一旦出现风险,土地就押在银行手里无法变现,成了包袱。各银行因此惜贷现象依然突出。少数奶牛场无奈之下进行民间融资,这样就大大增加了融资成本,也增大了经营风险。而且,现在养殖业越来越重视环保设施的建设,但环保设施投资大,又不产生经济效益,而国家的农机补贴又没有把环保设施列入补贴范围,造成养殖场建设环保设施的压力很大,难以独自承担环保设施建设所需的资金。

)奶牛场与乳品生产企业之间的利润分配不合理,造成奶牛养殖场整体经营困难。由于目前鲜奶过剩,奶企在收奶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的现象,还存在奶企的服务站按交奶数强行给养殖户摊派兽药和疫苗的情况。有些牛场虽然按照奶企的要求花费了大量资金对设施设备进行了改造,但合同到期后同样面临着不能继续签订合同的风险。虽然这些问题都是不公平的,但是在奶源过剩时养殖者无力向奶企争取,需要有关各方协调解决。

)奶牛养殖从业者素质偏低,养殖标准化水平不高。虽然近年来我区奶业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和巨大变化,但是除规模奶牛场应用了较先进的科技外,大部分中小型奶牛场从业者由于年龄大、学历低,对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认可程度不高,过分看重降低成本,仍处于粗放管理的初级阶段,直接影响了养殖效益。尽管我区奶业规模化程度较高,但是仍属于小规模型的农民家庭饲养场模式,设施设备简单,先进技术和设备很难得到应用,特别是一些奶牛场由于设计不合理,造成先进的设施设备不能应用,未能充分发挥出生产性能优势。

(四)规模化奶牛养殖粪污产量大,消纳粪污土地少。奶牛代谢旺盛,采食量大,因而在奶牛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随之产生大量养殖废弃物,主要有奶牛粪、尿、牛舍和挤奶厅的冲洗污水及有害气体等恶臭物质,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将会成为严重的污染源,对奶牛场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并会危及牲畜和人体的健康。

(五)“现代农业+生态环保”相结合的综合产业模式较少。 粪肥利用专业化服务组织数量少、规模小、专业化机械化水平低、服务能力弱,粪肥无法真正做到适时适量科学还田利用。

(六)奶牛养殖饲草成本偏高。进口苜蓿营养指标相对稳定, 但进口苜蓿干草成本过高,规模化奶牛养殖行业急需寻求优质国产苜蓿代替进口苜蓿。

(七)制约发展瓶颈明显。单纯的规模化养殖配套机械设备及购牛方面政策性补贴不足,已经成为制约规模化养殖发展的主要瓶颈。急需相关部门给与技术、财政及融资方面的政策资金支持。

、措施及建议

增强对规模和集约化奶牛养殖行业的土地资源支持。建议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奶牛养殖业正常发展,当地政府要对奶牛场多关注,加大资金奖励力度,对养牛场的用到环保审批等环节进行优化,加快奶牛行业的发展;实行政企沟通在保障乳企利润的前提下实行奶价保护性政策,让奶农有利润看到奶牛养殖有希望。

增强对“现代农业+生态环保”相结合的综合产业模式推广力度。充分发挥龙头企业模范效用,引进先进成熟粪污处理经验。

增强有机农产品种植。消纳有机废弃物,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品牌。

增强各方面的政策支持。对发展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奶牛养殖行业给予技术、财政、融资方面的优惠政策;同时对于环保达标的奶牛养殖企业推行排污费减免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压力。加强对奶牛场的补贴政策,可以对买牛的奶农进行奖励,增加奶牛存栏量,让奶农增加信心。目前各奶牛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贷款,政府可以探索创新模式,协调金融部门,采取政策倾斜对贷款奶农实行贴息政策,减轻奶农的还款压力。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