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棉花灾后管理技术
玉米、棉花灾后管理技术
一、玉米灾后管理意见
(一)玉米受灾情形
玉米受灾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水淹渍涝。部分玉米田积水,玉米被淹,土壤湿度过大渍涝;二是倒伏、折断。受洪涝和大风影响,部分玉米发生根倒伏或折断;三是部分夏玉米植株被洪灾过后的泥沙掩埋,植株心叶部分被泥沙淤灌。
(二)渍涝田块的管理
1、及早排除积水。各地要指导农民,对出现沥涝积水及发生受淹的田块,及时疏通沟渠,利用或开挖排水沟,或采用机泵等设施,排除田间积水,防止玉米长时间浸泡。叶片上有大量污泥的玉米,排水时要及时清洗污泥,以增加叶片受光面积,促其尽快恢复光合能力。
2、适时中耕散墒。已经排除田间积水的地块或受渍害的地块,雨后天晴,要适时进行中耕锄划,既有利于土壤散墒、改善根际环境、促进根系恢复生长,又可破除土壤板结。中耕时,尽量不要损伤刚长出的气生根。对于出现倒伏的玉米植株,可视情况将植株扶正,基部围土压实,防止二次倒伏,促气生根早发。
3、补施速效肥料。受涝渍危害的玉米,一般表现为叶片发黄,植株生长发育迟缓。灾后,要及早补施速效肥,促其恢复生长。处于大喇叭口期的夏玉米,要将大喇叭口期追肥与灾后施肥相结合。尚未追施穗肥的夏玉米,每亩追施尿素20-25公斤;已经追施穗肥的地块,每亩可再追施尿素5-10公斤。追肥要避免撒施,应开沟深施或结合中耕施用。有条件的地方,要在雨后放晴时,及时喷施0.5%尿素+0.2%磷酸二氢钾,喷施时要确保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完全溶解混匀,以免局部浓度过高而引起叶片灼伤,加剧灾害程度,喷施一般间隔7天、连喷2次。
4、加强病虫害防控。受灾玉米植株生长发育不良、抵抗病虫危害能力降低,加之,灾后田间湿度大、温度高,极易诱发病虫草害发生。针对雨后较大的田间湿度、极为有利于玉米螟孵化的问题,各地要重点做好玉米螟防控工作。要加强夏玉米褐斑病、根腐病、顶腐病和春玉米大斑病等病害的防控。夏播区早春播种的春玉米,要防止雨后骤晴时青枯病的发生。同时,各地要密切关注雨后田间杂草的发生动态,及早防除。
(三)倒伏田块的管理
涝灾区同时发生倒伏的地块,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田间管理措施。
1、人工扶起培土。已经进入到抽雄散粉期的春玉米,倒伏植株已基本失去自行恢复直立生长的能力,倒伏后需要人工扶起,并用土壤对植株加以固定。
2、暂时不做处理。正处于小喇叭口期的夏玉米,发生倒伏后,一般不需要采取特殊管理措施,雨后植株会慢慢自行恢复直立生长。
3、毁种其他作物。对于少量倒伏折断的玉米要清除,成方连片倒伏折断绝收的田块要毁种适宜的蔬菜等短生育期作物,
(四)淤泥田块的管理
1、割除淤泥掩埋叶片。被洪水冲倒的玉米地块,常有部分叶片被淤泥掩埋,致使植株难以自行恢复直立生长,要在灾后尽快去除叶片上的泥土,或用镰刀割断被淤泥掩埋的叶片,帮助植株尽快恢复直立生长。
2、割除灌入泥沙的部分心叶。倒伏后心叶内淤入部分泥沙的玉米,灾后可用镰刀割除淤入泥沙的心叶部分,帮助后续叶片抽出。但割除叶片越少越好,且不要伤及植株顶端生长点。
二、棉花灾后管理意见
1、及时排涝。地势较低洼棉田容易积水,雨后要及时排涝,尽量减少棉田受淹时间,做好棉田排水沟的清理与疏通,迅速有效降低土壤含水量,消除棉田渍害。
2、抢扶棉株。由于暴雨造成倒伏的棉田,为减轻损失,要及时结合培土将棉株扶正,促进棉株恢复生长。
3、整枝打杈。雨前未完成打尖的,及时进行打顶,既可避免棉株过高,又可减少害虫栖息场所。对于棉田叶枝尚未打尖的,要打大尖,少留果枝。
暴雨后的棉田,下部易烂铃,中部蕾花易脱落,上部成铃最稳妥。当上部果枝已无现蕾能力时,喷最后一次缩节胺,要适当增加用量,把果枝及叶腋的潜伏芽全部“封死”,让营养集中用于上部开花结铃;以保证成大铃、叶絮畅。
4、补施肥料。暴雨后的棉株,看似旺长,实则顶部缺肥,造成棉株顶部萎缩,果枝伸不开,花蕾少且苞叶色浅,最后难以秋桃盖顶。可用2%尿素液叶面喷肥,及时为上部补充速效氮。
对于积过水的棉田速效钾被淋溶,注意及时补施钾肥;不积水棉田如下中部叶片出现缺钾症状,喷肥时加入硫酸钾与尿素同喷,总浓度不超过2%。
5、科学防治病虫害。棉田受涝,极有利于枯(黄)萎病、棉盲蝽发生。同时受涝后,土壤中钾的流失严重,加之棉株根系生理机能下降,对土壤养分吸收能力减弱,易引起棉花缺钾性生理病害发生。局部棉田可能发生细菌性角斑病。
预防枯(黄)萎病最有效措施是增施钾肥,田间初见枯(黄)萎病病株时,亩用乙蒜素有效成分20克或32%唑酮·乙蒜素42-62.5毫升或0.5%氨基寡糖素400倍液喷雾。棉盲蝽防治要以触杀和内吸性较强的药剂混合喷施效果较好,可选用辛·氰、马·氰、吡虫啉等药剂在上午9点以前防治;对缺钾性生理病害要及时补充钾肥,预防发病;对细菌性角斑病选用农用链霉素、噻菌铜等防治。
此外,由于目前已进入降雨多发的季节,各地要高度重视,提前做好灾害的防范措施,要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挖好排水沟,并及时清理沟内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