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南区水稻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
水稻是我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区水稻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3万亩左右,目前种植品种主要由东北品种、本地品种和天津品种构成,品种多为大穗型高产品种,近两年亩产量在750-800公斤左右。今年春季气温比往年较低,水稻生长时期略迟于往年,目前水稻处于分蘖盛期和分蘖末期。水分肥料管理到位,长势良好,具备争取高产基础。但随着天气变化,马上进入高温雨季,水稻进入中后期生长阶段,多种病虫害也进入集中爆发期。所以中后期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量的高低。在此,针对我区水稻种植中后期的管理,提以下几点建议:
一、 水分管理
无论是东北品种还是本地品种较过去品种都偏向于大穗型,因此在产量构成时应侧重考虑密度和大穗兼顾。为保证密度够用,农户应根据田间生长情况进行水分管理。一是对于插秧晚或正处于分蘖盛期的水稻以浅水灌溉为主,二是处于分蘖末期并且密度足够的稻田采取适当晾田。三是插秧早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拔节期的。因为此时处于需水关键时期,应必须保障水分的充足供应,以保证穗分化的良好进行,确保大穗。四是拔节后采取间歇灌水法。中后期根系活力下降采取间歇灌水法可使氧气充分进入土壤,保证活力和后期长势良好。五是扬花期,此时处于开花授粉阶段,对于穗粒数的形成至关重要,也应保证足够的水分供应,此时期田间以浅水层为主,切记断水。六是最后停水时间,建议农民在以往习惯停水的时间上往后延续一星期,多灌1-2次水,保证灌浆期的水分,有利于防早衰增加粒重,提高产量。
二、肥料管理
从目前生长情况看,大部分农户都已用完分蘖肥,个别地块插秧较晚的农户没有施完第二次分蘖肥的,应根据长势抓紧施用,并且以施用速效性肥料较好。
下一步肥料管理重点是穗肥和粒肥。穗肥施用需要注意两点:一是根据种植品种情况,东北品种生长期略短,后熟性较快,不易贪青晚熟,可适当多施用穗肥,粒肥也可适当施用。本地品种和天津品种多为生长期较长,容易贪青晚熟,所以应根据生长长势轻施穗肥,慎重施用或者不施用粒肥,避免造成贪青晚熟,造成减产。二是根据田间长势对于田间密度充足地块,生长旺盛地块少施轻施穗肥,慎重施用粒肥对于密度明显不足生长较弱地块,多施穗肥后期适当补充粒肥。三是肥料种类和方法。后期肥料应以钾肥为重点,有利于增强抗病性、抗倒性,增加产量,改善品质。建议以速效氮肥和钾肥为主的掺混肥料为主,尽量不使用单纯的尿素,在使用时期上以拔节初期为最佳使用时期。使用方法上建议普通肥料和叶面肥相结合的措施。叶面肥应采取多微量元素综合叶面肥,并且以高钾元素为主的叶面肥最佳。
三、病虫害防治
水稻进入中后期后,田间枝叶繁茂气候高温多雨,是多种病虫害高发时期。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和条纹叶枯病。高温热害造成的秕粒增加、胡麻叶斑病及水稻褐变穗等危害。虫害以稻飞虱和二化螟为主。近年来,部分农户在水稻各种病虫害防治上有所疏忽,使用药剂不宜,措施不当。没有针对品种、针对田间情况正确用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此,应特别注意中后期各种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针对当前主栽品种及田间长势提如下药剂管理措施。一是易发生倒伏地块,在当前分蘖期和末期,田间用药时可适当加入抗倒伏药剂和营养药剂,特别注意的是抗倒伏药剂拔节前可使用,严禁在拔节后使用。二是随着雨季到来,重点防治稻飞虱,避免传播病害,引起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三是水稻拔节时期,也是穗分化时期,建议增加叶面肥的使用,有效促进穗分化。四是水稻孕穗期前后,也是病虫害重点防治时期,应重点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病害和稻飞虱等虫害。应重点在孕穗破口前齐穗期及齐穗后7-10天,连续三次用药,采取多种药剂综合使用并辅助加高效叶面肥,既防治病虫害又增加营养。五是水稻灌浆时期,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和田间长势情况,发现苗头即采取措施,临收获时注意防止蚜虫的发生。
- 上一篇: 小集区域站夏玉米高产技术
- 下一篇: 无人机防治玉米苗期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