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瑞鲤“2号”人工繁殖技术
福瑞鲤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从20世纪末开始在建鲤的基础上对生长性状做进一步改良后所获得的新品种, 生长快、体形好, 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示范推广并远销东南亚国家, 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2018年,我区丰越泥鳅养殖有限公司引进并创建了“国家新品种福瑞鲤河北繁育基地”,开展福瑞鲤养殖新品种技术的推广普及,由于鲤的主养区在我国北方, 并且大多数的养殖区都有越冬过程, 所以, 鲤越冬和养殖过程中的成活率对养殖生产也尤为重要。在福瑞鲤的育种过程中,及时引入对低温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黑龙江野鲤群体, 进一步改良福瑞鲤的抗寒性状, 使其能够进一步适应北方鲤主养区的气候, 提高养殖成活率和经济效益。
1、福瑞鲤“2号”亲鱼的选择
“福瑞鲤2号”是以建鲤、黄河鲤和黑龙江野鲤为原始亲本, 通过完全双列杂交建立自交、正反交家系构成选育基础群体。亲鱼要求雌鱼在2龄以上, 体重1.5公斤以上, 如年龄在3-4龄, 体重在3公斤左右则更好。鳞片完整, 体无病伤, 体色鲜艳。体高背厚, 有效理想的相对高度和厚度。雌鱼腹膨大, 胸、腹鳍间肉质薄而柔软, 一般怀卵量大。
2、福瑞鲤“2号”亲鱼的饲养管理
2.1 专塘饲养
亲鱼要专塘饲养, 池塘水深在1.5米左右即可, 面积1至3亩比较合适, 根据池塘条件和饲养管理水平, 放鱼量为100—125公斤/亩。鲤鱼喜食底栖生物, 饲养鲤鱼的池塘, 以底质淤泥较厚、腐殖质较多、底栖生物丰富较好。新开挖池塘不适宜作为鲤亲鱼的培育池。
2.2 定点投喂
立春后水温回升到10℃以上开始设食台定点投喂。饲料为鲤鱼亲鱼专用配合饲料。投喂量占鱼体重的3%-5%, 具体数量应以天气、水温、摄食等情况变化适当增减。并根据池塘水质情况不定期排出部分老水, 增加部分新水, 保持水质肥、活、嫩、爽、溶氧充足, 以利增加鲤鱼的食欲量, 促进性腺发育成熟。
2.3 分塘饲养
为避免鲤鱼在不正常的天气情况下自然零星产卵导致不易收集, 3月中旬将鲤鱼雌雄分开放养在备好的鱼塘, 分养时要严格鉴别雌雄, 切不可粗心大意, 使雌鱼塘中混进雄鱼。分塘后继续培育促使性腺发育成熟。
3、催产、孵化
3.1 鱼巢制备
鲤鱼卵为粘性卵, 在自然水域粘附在水草上孵化, 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繁殖。鱼巢即成为鲤鱼产卵的重要环境条件, 鱼巢设置好坏, 直接影响鲤鱼产卵的效果。制作鱼巢的材料主要有水草、杨柳根须、棕毛, 可根据当地资源选用, 必须是细须多、柔软, 不易发霉腐烂, 溶水后散开, 符合产卵和附着卵的生态要求, 鱼巢做好后需经蒸煮, 消毒晒干。如用水草作鱼巢不能蒸煮, 需清洗干净后用药物浸泡消毒。
3.2 催产
清明前后水温逐渐回升, 要注意观察鲤鱼活动情况, 特别是下雷阵雨第2天日出后, 如发现鱼吻部露出水面, 3—5尾集中一起呈呼吸状况或少数顺塘边游动, 说明性腺发育成熟。如天气晴好, 水温稳定在18℃以上晴天即可催产。催产前将塘水放浅到0.3米左右, 使鲤鱼晒背2—3小时, 具体晒背时间视太阳光线的强弱、水温高低灵活掌握, 起捕时要用网兜捕捉, 避免手捕伤鱼, 将鱼捕起放入清水的网箱中, 使鱼的口腔污物、鳃中污泥吐出。
经过数小时的网箱静养, 雌鱼注射催产激素 5微克/公斤·体重, 雄鱼注射2.5微克/公斤·体重, 具体剂量视性腺发育成熟度适量增减, 注射后放入产卵池中,雌雄按1∶1.5进行配组, 随后将已消毒的鱼巢捆扎成一把一把系在竹竿上, 再将竹竿扎成三角形筐架或长方形、平列形放到产卵池中, 注射激素后8—10小时鱼就开始产卵。产卵时要保持安静的环境条件, 避免影响产卵效果, 如果不产卵, 可将产卵池水放浅继续晒背或二次注射激素。
3.3 孵化
鲤鱼产卵不是一次性产完, 虽注射激素 (LRH-H2) , 但与四大家鱼相比, 产卵时间要长些, 将已产满鱼卵的鱼巢拿出放入2%—3%食盐水中浸泡20分钟左右 ,可防止鱼卵得水霉, 放至已安装好纱窗的环道池内, 注入微流水进行孵化。
水温稳定在18—24℃时, 4—5天即可孵化出膜。刚出膜的鱼苗围绕在鱼巢周围, 待2天后鱼离开鱼巢可自由活动时, 将鱼巢缓慢拿出环道, 清除折断在环道内杂物。待鱼苗腰点现齐后出环道计数下塘培育或销售。
- 上一篇: 稻田河蟹混养技术
- 下一篇: 稻田生态养殖黄鳝 收益确实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