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慧敏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落实河湖长制,加强水环境治理”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水产养殖
(一)发展生态混养模式,加快水产健康养殖发展。
1、指导养殖户低密度养殖,发展生态套养模式,减少养殖中的投饵量,提倡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减少药品的使用。
2、加强南美白对虾一代苗种的引进力度。加强与国内知名苗种生产企业对接,引进优质品牌苗种,提升对虾苗种质量,减少病害发生,降低药品用量。
3、指导养殖户配备尾水处理设施设备,鼓励发展封闭循环养殖,池塘少换水,对养殖废水排放前进行预处理,处理达标后排放或循环利用。
(二)严格控制环境激素类化学品污染。
1、开展培训、宣传,指导养殖户规范水产养殖用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水产用药,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为防止违禁药品的使用,加大执法力度,对我区养殖场和育苗室进行不定期检查,同时抽取样本进行化验,发现问题,严格处理,加强对重点养殖场的常态化检查检测,非重点场家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对全区养殖场家进行监测。
(三)推进健康生态渔业养殖示范园区建设。
充分利用我区渔业养殖优势,在涧河村高标准规划建设占地4000余亩的现代生态渔业产业园区,高标准规划设计完善路、电网、纳水、排水、绿化、热源等基础设施,并引导企业进园区,建设亲本研发基地、高标准育苗室、工厂化养殖车间、病毒病害防疫实验室、专家工作站,配套水循环处理系统,努力打造成国内最大规模的“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高科技水产工厂化养殖园区,达到节能、减排、环保、食安标准,促进我区渔业向绿色、生态、健康、高效方面转型升级。
(四)推进陡河、西排干沿岸水产养殖池塘退养还田综合整治工作。
为有效开展陡河、西排干河道水质污染治理工作,区政府研究决定对陡河、西排干河道两侧一公里范围内养殖场(户)分批次进行退养还田和综合整治工作。制定补偿方案、实施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开展调查摸底、建立台账清单,深入各乡镇调查督导,召开协调会,建立微信工作群,实行工作进度周报告制度,及时解决乡镇在推进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确保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同时按照统一征收、分步治理的原则,依法依规做好对清理池塘补偿,以乡镇为责任主体,在规定期限内,由乡镇政府与村委会、承包户签订协议,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同时对纳入整治范围的承包期到期池塘一律不再发包,对未到期池塘建档立卡,随时到期随时收回。区政府按照方案要求对涉及到的坑塘进行清理和补偿。
二、黑沿子中心渔港
黑沿子中心渔港作为国家级中心渔港,2010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首批文明渔港称号,2012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首批平安渔业示范县,但和山东、浙江等中心渔港相比较渔港环境现状较差,码头港区和港池区域的固体垃圾、海漂垃圾和油污水等污染物是渔港码头环境治理工作的重点。渔港遭受污染由于多重因素导致。一方面是因为渔民和沿岸居民随意丢弃生活垃圾;另一方面,附近生活污水、渔船含油污水的排放也是渔港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局争取上级资金25万元,实施了黑沿子中心渔港环境及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完善垃圾清理、转运设施设备,设置流动式油污水回收装置、环保卫生间、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箱等,确保渔业生产生活垃圾做到海上收集、岸上集中处置。严禁在港区内开辟晒场,不得堆放浮漂、梗绳等生产物资,卸载鱼获、网具要做到即收即发、不在港存放。
本次专项环境及污染综合治理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1、配备、完善渔港环境及污染治理相关基础设施,包括生活垃圾箱、环保卫生间、油污收集桶(池)等渔船污染物接收处置设施、油水分离设施等。
2、加强应急资源储备,包括PVC围油栏、收油机、便携喷洒装置、吸油毡、草垫等,提升渔港污染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3、开展渔港环境集中整治,全面清理渔港港池及渔港周边的存量垃圾,保持渔港路面卫生清洁,集中分类收集渔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油,每天定时清运渔港垃圾,营造良好的渔港卫生环境和景观环境。
三、农村“厕所革命”
(一)工作进展
改厕:2020年农村无害化厕所改造工作已全部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3401座。
乡镇粪污处理站建设工作:黄各庄镇粪污收集站已于6月10日完成招标工作,其他乡镇均处于财政评审、网上招标公示阶段。
区农村粪污处理中心项目:厂区外墙、办公用房主体已完工,生产区一号、二号罐体已安装完成,沼液池主体建设已完成70%。
区级农村粪污监管指挥中心平台:监管平台采购项目已送财政局备案,进入招标准备阶段,预计7月初完成招标工作并进入施工阶段,8月中旬完工投入试运行;办公用房基础部分已完成,预计8月初投入使用。
(二)存在问题
一是受疫情影响,各项工程项进度缓慢。二是各乡镇户厕改造进度差距过大,部分乡镇已完成今年目标任务,但仍有个别乡镇仍未开工建设。三是粪污处理站建设除黄各庄镇完成招标工作进入施工阶段外,其余乡镇均停留在财政评审与招标阶段,进度缓慢。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是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在保证户厕改造工程质量的同时,加快施工进度,确保雨季前完成本年度改厕任务。二是盯紧乡镇粪污收集站建设工作,协调相关部门,争取6月底前全域开工建设。四是抓好区级粪污处理中心与区级粪污监管平台建设工作,同步进行,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全部竣工投入使用。
四、畜牧养殖
(一)推广种养结合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养殖户流转周边土地,通过种养配套、清洁生产、粪污无害化处理、循环利用,实现主体小循环。二是加大畜禽废污治理力度,积极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粪便污水分流、贮存、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
(二)严把养殖场新建关,逐步淘汰小规模养殖场。加强监管力度,禁止在禁养区内新建、扩建畜禽养殖场。提高畜禽养殖门槛,对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必须按照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养殖场设计上要具备雨污分流设施、污水收集输送系统、沼气池、防雨防渗粪便堆放场等环保措施,对达不到养殖污染减排设计要求的坚决不予审批。围绕“设备先进、环境可控、效益较高”的目标,加快建设一批现代畜牧科技示范园区。
(三)强化监督,严格管理。要加大各类清洁养殖、无害养殖技术推广,及时帮助解决生产、资源综合利用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要开展有关养殖业污染治理方面的培训。对措施不落实,污染物排放超标的养殖场,要依法予以处罚。
五、化肥、农药零增长
截至2020年6月份,全区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74.9 万亩次,其中玉米28万亩,水稻12.6万亩,棉花9万亩次,花生12.5万亩次,蔬菜12.8万亩次。推广应用缓释肥面积12万亩,推广应用有机肥面积7.5万亩。
为了做好农药减量增效工作,植保站认真开展测报、宣传、培训指导工作,大力推广综合防治措施,在农作物各生育时期适时发布病虫情报,指导农户交替用药,延缓害虫抗药性产生,提倡适期用药,开展达标防治。
六、秸秆资源化利用
一是积极推进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全区所有乡镇中,秸秆收储运体系实现全覆盖。二是加大政府补贴力度,用于秸秆综合利用。三是组织专家下乡技术指导,推广典型经验模式,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6%以上。
您对我们的办理和答复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填写在“征询意见表”中,并用“专用信封”寄回,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请您一如继往地关注农业农村工作,多建言献策。
2020年6月22日
领导签发:马德园
联系人及电话:毛锦秀 5099973
抄报:区人大常委会选举任免代表工作委员会,区政府办公室
主办单位:唐山市丰南区委区政府
联系电话:0315-8101890
ICP备案:冀ICP备13009492号-1 网站标识码:13020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