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齐各庄镇人民政府:
您处提出的关于“加大保险补贴力度,为农民增收致富筑起防灾保障网”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蔬菜生产方面
1、提高设施农业抗风险能力。一是提高设施结构的抗风险能力,加强设施农业产业的规范管理,优化设施种植结构,不断向“高端、高效、高附加值“方向发展”。二是提高设施栽培品种抗风险能力,选用抗病性强的优质品种。三是提高设施内生态环境的抗风险能力,调节设施内的生态环境调节农作物生育的最适条件,减少病害发生。
2、成立联合专业合作社,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与商业保险机制想结合的机制,互相配合,协同发展。
3、政府成立专门的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建立部分农业保障基金,用于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购置灭火器、洒水车、清理杂草等,用于应对高温、干旱、大风、冰雹等自然灾害性天气。同时加快设备水、电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确保农业高产稳产。
4、宣传教育,积极营造防灾减灾氛围。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通过电视、网络等平台开辟农业科普专栏,广泛宣传灾害的产生,预防等科普知识,增强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二、水产养殖方面
水产养殖专业性强,养殖产品的存量、保险价值、以及出险后的勘验定损等工作难度较大,也导致大多数保险公司仍望而却步,不敢轻易“试水”,关于设施渔业保险补贴,主要有以下建议:
1、完善水产养殖保险的法律法规。积极向上级呼吁构建水产养殖保险的法律体系,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中与政策性水产养殖保险发展不相符合的内容并加快对《农业保险条例》具体配套措施的细化。
2、加强政府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借鉴渔船互助保险的经验,成立一个鱼塘互保组织,养殖户按养殖证面积及基础设施的投入情况缴交投保金,同时政府财政补贴充实鱼塘互保基金。在养殖生产遭遇自然灾害后,按一定标准对投保人进行补偿,帮助其修复生产基础设施、购买苗种等,为养殖户灾后复产创造基本条件。
3、培养渔业保险专业人才。保险公司应重视水产养殖保险专业从业人员的培养,培育一支由保险人、保险经纪人、保险公估等各方面专业人才组成的水产养殖保险队伍,培养同时具备水产养殖专业知识和保险业务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
三、果树生产方面
果树保险可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自愿参与、协同推进的原则,采取“农户+财政+保险”的模式,通过财政资金对参保农户给予保费补贴,保险公司对农户提供果树受灾损失保险服务,逐步建立起政府财政资金引导、政府和保险业加强合作、共同承担风险、提高果树产业抗灾能力的支农惠农体制。
此类“政策性果树保险”可采取试点先行、重点突破、逐步推广、全面覆盖的方式推进,力争5年内在我区全面铺开各类果树品种的保险工作。
您对我们的办理和答复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填写在“征询意见表”中,并用“专用信封”寄回,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请您一如继往地关注农业农村工作,多建言献策。
2020年6月22日
领导签发:马德园
联系人及电话:刘卫华 5099980
抄报:区政协提案委员会,区政府办公室
主办单位:唐山市丰南区委区政府
联系电话:0315-8101890
ICP备案:冀ICP备13009492号-1 网站标识码:13020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