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对政协丰南区六届委员会 第五次会议第5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1-07-22 16:54     来源:丰南区人民政府
【字体: 】     打印

政协丰南区六委员会

次会议第5提案的答复

 

杜恩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区智慧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丰南区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智慧建设,强基础、扩网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

一是搭建“智慧+”公共服务平台。对丰南区内15个奶牛养殖场、4个生猪养殖场、2个生猪屠宰场、1个无害化处理场、2个渔港实施24小时全程监控。建设推进“智慧农经+”大数据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实现15个乡镇农村三资网上管理。积极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共完成信息进村入户314户,实现了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培训教育四大服务进村入户。建成全区粪污监管服务平台,对15个乡镇粪污集中收储点实施全天候视频监控,粪污收集车实现北斗卫星轨迹全天候监管,实现对全区农村无害化厕所改造村、已改厕户、收集站负责人及维修人员、清淘人员、清淘车辆及粪污资源化利用处置中心等基础信息智慧化管理。

二是推进农业物联网和智能装备应用建设。攻克棚室收放保温被离不开人、上下开风口堆积缠绕等“卡脖子”技术难关,应用“单轴拐肘万向节式”侧卷保温被方案,上风口采用“爬坡卡簧放风模式”,下风口采用“兜膜卡簧”技术等三项技改创新。农民使用手机通过唐山海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智慧大棚解决方案”APP,实现对卷被的远程控制、定时控制以及批量控制。对40家种植园建设农业物联网大棚,2020年引导后打蔬菜专业合作社与唐山海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改造智慧温室500余个。2021年继续计划与唐山海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改造智慧温室500余个。对小麦、玉米联合收获和深松作业的农业机械安装智能终端设备,实现农机具北斗卫星定位、无线通信、作业轨迹记录、作业质量监测、图像采集、显示报警等智能化管理。完成10家规模奶牛养殖场智能牧场改造升级,实现奶牛精准饲喂、产奶数据综合分析、牛群精准管理,提升了生产管理效率。加强渔船渔港物联网应用示范,装备北斗导航的海洋渔船达69艘,配备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的海洋渔船数量达到400艘,实现实时动态的渔船、渔港管理功能。推广植保无人机70余台套。依托唐山海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农田垄间行走机器人代替人工完成大田垄间行走作业,解决了土地集约化中灌溉无法机械化的瓶颈,实现无人驾驶自动按照规划路线田间行走、智能除草、图形喷洒灌溉等多功能田间作业。该机器人对比大水漫传统灌模式,每年亩均节水120方,节肥40公斤,节省90%人工投入,能够大大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科学种田管理水平,助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2020年完成了丰南地区3万亩大田的托管项目建设。机器人的应用促使作业模式由传统漫灌逐渐变革为科学的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灌溉及智能作业管理。2021年拟投资100万元建设智慧渔业项目。

三是加强执法信息化建设。开展“智慧兽医云平台”的应用全覆盖,实现动物产地检疫移动出证,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网上申报、鉴定、审核,解决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应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有效缓解了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信息不灵、监管力量不足、畜产品安全监管压力大等诸多问题 。该区283家农资经营店全部纳入农资信息化监管平台,实现农资进货、销售可追溯管理。丰南区内600余家涉农企业、13家绿色农产品认证企业全部纳入“唐山市智慧农安管理系统”,建立了10个乡镇(区域)智能化检测实验室和10个企业智能化检测实验室,实现生产过程可查询、质量可追溯

四是积极培育智慧农业新业态。2021年拟与北京农信通公司合作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对丰南名优农产品开展线上销售活动。引进网红与培育当地网红开展直播。扩大丰南名优农产品影响力。

您对我们的办理和答复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填写在“征询意见表”中,并用“专用信封”寄回,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请您一如继往地关注农业农村工作,多建言献策

 

 

202148

 

      

领导签发:马德园

联系人及电话:刘卫华   5099980

抄报:区政府办公室政协提案委员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