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唐山市丰南区人民政府关于对省人大第1057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2-04-13 10:22     来源:丰南区人民政府
【字体: 】     打印

唐山市丰南区人民政府

关于对省人大第1057号建议的答复

 

市政府:

市政府转发省人大代表第1057号“关于当前农村疫情防控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建议”已收悉,我区高度重视,经组织区防控办、区农业农村局认真研究,结合工作实际,现答复如下:

该建议对当前农村疫情防控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具有实际意义。农村疫情防控是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关系农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关系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和精心部署下,我区农村疫情防控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增强了农村防控意识有效提升防控能力。

一、工作开展情况

我区共15个乡镇、442个行政村,农村户籍人口43.7万人,常住人口31.2万人,其中外来人口1.6万人。我区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切实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取得了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效,确保了农村的和谐稳定。

(一)指挥体系健全高效。成立了由区委副书记和主管农业工作副区长为组长,区委组织部、区公安局、卫健局、财政局、工信局、商促局、交通局、住建局、教育局、文局、市场监督管理局11个区直单位为成员的农村防控组。农村防控组设置了1个指导组、1个综合组,从成员单位抽调9人在疫情防控指挥部集中办公,全面加强了对农村疫情防控工作的督促指导。制发了《丰南区农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丰南区农村防控组(农村防控分指挥部)工作方案》明确了农村防控组、成员单位以及内设指导组和综合组的职责任务,严格落实了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建立了区领导分包乡镇、乡镇干部分包村、村级干部分包户的三级网格分包体系。

(二)防控队伍坚强有力。全区15个乡镇442个行政村,共有包村县级干部20人,包片乡镇班子成员179人,包村乡镇干部604人,志愿者4523人(其中党员志愿者1798人),设置卡口487个,卡口工作人员3107人,划分网格4184个,落实包联户数12.85万户,实行双人双岗24小时值守。严格落实“五包一”责任制和网格化管理制度,创新实施了村卡点“七个一”工作法,即一套防控制度、一组精干人马、一套测温设备、一套消杀工具、一条警戒线、一张排查表、一张风险等级地区名单,严格落实人员出入登记、测温、扫码、消毒,音箱喇叭循环播放疫情防控宣传提示等防控措施,构建起了全方位、全覆盖的基层排查网络。

(三)排查管控精准迅速。一是做好基础排查。村委会负责排查管控好本村内所有人员情况。查清查实辖区内户籍人口、常住人口、流动人口详细情况,建立辖区人员管理台账,确保底数清楚。二是紧盯重点人员。迅速锁定重点人员,对近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经停史和旅居史的来返丰人员开展“敲门”行动,见人见面、逐门逐户,迅速兜清底数。动态掌握高校学生、在外务工人员、外地探亲人员、境外人员和从事冷链食品、医疗机构发热门诊、隔离场所等高风险行业人员作为重点排查管控对象,全部纳入属地监管视线,建立管理台账,实施提前报备,确保动向清晰、轨迹可查。一旦出现密接,乡镇主要负责同志一线指挥,快速开展工作,精准落实管控措施。三是落实“人、物、环境”同防。严格落实对冷链、仓储、快递邮件等疫情防控分类应对措施,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加大对各行业、各领域的督导检查,最大限度阻断疫情传播风险。四是加强主动排查。各乡镇所辖机关单位、企业及各类场所落实“两扫三验”,安排专人专岗盯办落实,强化信息报送机制,加强主动排查、入户排查和动态排查,做到了有人员流动就有扫码追踪、有外来人员就有台账跟进。五是强化保障机制。组织乡镇每天与区防控办排查、流调、检测、转运、隔离等相关工作组结合,查找梳理机制运转中的难点,进一步强化协调联动机制,彻底打通堵点、疏解痛点,激活联防动力,力争各重点环节衔接更紧、处置更快。我区农村排查工作在持续加力提速中更加精准高效,做到了对重点人员的自主排查抢在上级大数据推送之前完成。

(四)哨点作用发挥到位。健全完善多点触发的监测预警体系是做到“早发现”的前提,我区农村疫情防控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激活预警机制、提升监测覆盖。一是村庄出入卡口哨点。卡口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严格落实测温验码、来往人员佩戴口罩登记信息、进出车辆消毒等管控措施,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报告,并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二是基层医疗机构哨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所等基层医疗机构,持续加强预检分诊管理,完善分片分区、包片联动机制,发现发热患者立即登记,一小时内上报区卫健部门,规范发热患者的接诊、处置流程,切实兜住、兜实农村防控网底。三是药店哨点。切实做好药品销售和使用监测,督促药店做好销售登记、信息报告,及时收集异常健康信息,及时追踪重点人员。

(五)重点场所严管严控。一是管重点场所。严格落实对农村的各类中小企业、小作坊、学校(幼儿园)、市场、商业服务单位、工地、公园、养老等聚集性公共场所的管理措施,定期进行全面兜底排查整治。对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乡镇和行业主管部门配合对其进行停业整顿。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定期进行核酸检测,做好个人防护,禁止带病上岗。二是减少聚集性活动。一方面管住人,严格落实婚事、丧事、生日宴申请报告制度,尽量不出门、不串门、不聚集。另一方面管住事,严控大型活动,减少培训、会议、宴会(席)等人群聚集性活动,严防聚集性传播风险。三是配齐防控设备。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在重点场所配备了测温、消杀等防控设备。特别是自动测温人脸识别系统的安装使用,有力提升了我区农村疫情防控水平。全区15个乡镇已安装自动测温人脸识别系统524台,各地各单位安排专人负责,确保设备高效运转。

(六)应急能力不断提升。强化了乡镇、村值班值守和备勤工作,严格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每天按时报送农村疫情防控“动态日报表”,遇有重要紧急情况,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置。定期对全员核酸检测准备工作进行回头看,对人员和车辆配置及时更新,组织全员核酸检测时,确保辖区范围内不落一人,全部核酸检测到位。完善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组织乡镇、村定期开展相应科目的应急演练活动。在应急状态下迅速对指定地区采取封闭管控措施,做到里不出、外不进、内不动,做好封闭区域群众的日常生活物资供应保障,配合做好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全面规范消杀,确保农村地区安全稳定。

(七)指导检查严格到位。农村防控组指导检查组对15个乡镇442个行政村的指挥体系、工作运行机制、排查管控、网格化管理、“五包一”责任制等工作措施落实情况,农村的卡口、医疗机构、学校、商超、工地、集贸市场等重点场所排查管控等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疫苗接种工作推进情况和农村疫情防控队伍建设情况每天进行督促指导,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并每天将督导情况汇总向区防控办报告。

(八)防疫宣传紧跟形势。通过广播电视、丰南发布等区级媒体进行全域广泛宣传,各乡镇、村居采取大喇叭广播、悬挂条幅、在村卡口循环播放广播、发放宣传单(明白纸)、微信群通知等方式将宣传深入到每村每户,特别是发动工作人员带动亲友、征集志愿者、动员村居中有威望的人员,在街头巷尾“言传身教”,使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宣传贴近每一个人,持续“入脑入心”,让人民群众在个人防护上更为主动,在接种疫苗上更为积极。

二、存在问题

对1057号提案提出的困难和问题,区防控办农村防控组利用1个月的时间进行了调研。从调研以及日常工作反馈情况来看,我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仍然存在村民防范意识淡薄,卡点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基层防控能力不强等问题。

三、下步工作

下步,我们将时刻关注疫情最新形势,突出抓好境外及国内(市外)中高风险地区返丰和高风险行业等重点人员排查管控按照省、市最新精神,实时调整防控策略,充分发挥人脸识别自动测温系统、村(居)卡口和卫生服务点等哨点作用,持续强化各项防控措施,抓牢外防输入、流调排查、隔离管控、核酸检测等重点工作,引导群众落实好个人防控责任,少聚餐、戴口罩、勤洗手,严格重点场所测温和三码联查,强化各地各单位及疫情防控各工作组值班值守,做好应急处置准备,确保节期防控平稳有序、不出问题。同时,针对农村疫情防控做好以下四方面:一是指导各乡镇加强针对农村村干部和防控工作人员的政策培训,熟悉疫情防控政策,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素质;二是指导各乡镇强化防控宣传教育,增强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发热后第一时间报告意识、有外来人员及时报告意识,落实农民自身责任,进一步提升村民健康素养和防范意识;三是指导各乡镇按照各级会议要求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进一步强化基层防控能力;四是按照省市区工作部署要求对各乡镇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指导检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落细。

 

 

                            2022年48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