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丰南区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攻坚月”活动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发布时间:2019-05-13 14:47     来源:丰南区人民政府
【字体: 】     打印

丰南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村庄清洁行动的安排部署,区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靠前指挥,带队拉练,瞄准“全域整治、全域提升”的治理目标,夯实责任、强化举措、强力督导、标本兼治,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攻坚月”活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初见成效。

一、夯实责任,提升标准。一是实行三级包联制度。区四大班子领导分包乡镇,镇、乡党员干部包村,村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包片包户,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推动工作快速开展。二是实施台账式管理。制定村庄清洁行动“攻坚月”活动实施方案,建立台账,整治一个,销号一个。三是提升整治标准。以全省最高的标准,统筹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开展以来,丰南区已累计投资3500万元,完成了224个村的治理,共清理垃圾31.9万立方米、塘沟34.7万平方米、畜禽粪污1973处、残垣断壁3727处、房前屋后杂物6.03万户,建成“三园”3.63万平方米,新设置村民公约、警示牌1028处,出动机械车辆3.91万台次、人员7.37万人次,农村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二、强化举措,合力攻坚。一是加强调度,定期拉练。坚持一周一调度,每周形成专题报告,包括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实行区、镇两级一周一拉练,现场打分排名,落实奖惩。区级拉练对前3名乡镇分别奖励10万元、8万元、5万元,后2名乡镇主要负责同志作检讨性表态发言。镇级拉练对村进行奖惩,如黄各庄镇对前5名村庄分别奖励8万元、6万元、5万元、4万元、3万元,后5名村庄扣村两委20%绩效工资。二是典型带动,示范引领。动员党员干部从自己做起,带头示范,引导群众发挥主人翁作用,变被动清理为自觉清理,群众的支持度、参与度明显提高。三是部门服务,企业帮扶。全区成立59个以“一把手”为组长的区直单位包村工作小组,派驻专职工作人员对村进行指导帮扶。122家企业和协会出钱出力支持村庄清洁行动。四是强化宣传,舆论造势。利用电视台、报社、政府网站、丰南发布等平台载体,开辟专栏,加强政策宣传引导,村内张贴标幅、大喇叭广播,做到家喻户晓,营造强大的舆论声势,掀起全员参与的热潮。

三、强力督导,严格奖惩。一是开展专项督导。区四大班子领导深入一线进行调度,推动工作快速开展。由区文明办、农业农村局、水利局、卫健局、文旅局、住建局等部门抽调15人组成5个督导组,在“攻坚月”期间,与原单位工作脱钩,对分包乡镇进行巡回督导,结合新闻媒体组织明察暗访,重点查找问题,督促落实整改。二是督导与考核挂钩。在5个督导组的基础上,区委组织部和两办督查室抽调人员,开展不定期、常态化的督导巡查,并将督查结果纳入镇、乡考核内容。同时区委组织部在一线锻炼干部、发现干部,对成绩突出的人员予以提拔重用。三是加强纪委问责。区纪委对村庄清洁行动工作进行专项监督检查,对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的工作人员,启动问责程序,增强了各级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四、标本兼治,长效管护。一是实施绿化,让村庄“绿起来”。对清理整顿出的空闲地和街道两侧进行植树、栽花,累计种植金叶榆等乔木10253株,栽植灌木和花草13500平方米。二是建设“三园”,让村庄“美起来”。建设小菜园、小果园、小游园,陶冶情操,打造宜居环境,累计新建“三园”29461平方米。三是建立长效机制,把村庄“管起来”。区财政安排资金4800万元,推行农村生活垃圾清理和运输物业化管理模式,清理完成一条街,交给物业公司一条街,形成无缝对接,防止反弹。对清理完成的街道进行拍照存档,作为物业公司绩效管理的依据。在村规民约中明确卫生管理制度,约束村民不良卫生习惯。开展卫生评比活动,营造互学互比、互相监督的良好风气。实施网格化管理、门前三包,管护责任落实到人,不留死角死面,实现长效管护全覆盖。

网站地图